热搜: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官方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8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78.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
10月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企稳回升,多数上游行业生产、循环形势较好,物流需求结构化升级持续推进。物流活动总体保持较高景气区间,行业增速、景气水平略有回调,物流服务供给规模与结构进入调整期。微观企业经营状况、效益水平出现趋好迹象,市场预期稳中有升。
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78.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10月当月增长5.1%,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1月至10月,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同比增长4.1%,从细分行业看,超过七成行业物流总额实现增长。特别是装备制造等基础领域持续发挥支撑作用,工业品物流恢复势头得到有力巩固。
1月至10月,中国物流业总收入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显示物流供给或进入自适应调整阶段,部分细分领域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所改善。
分析称,综合来看,10月份物流需求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业态需求带动作用显著。物流供给结构同步优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价格止跌回升,行业效益出现改善迹象,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维持57%的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市场预期保持乐观。后期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的持续显效,物流运行有望延续稳步回升的发展态势。(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 阮煜琳)“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海达尔、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马新民作报告。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潘新春等中外嘉宾分别致辞。
11月27日,“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供图
华春莹表示,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地区国家应当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不应采取单方面行动加剧矛盾冲突。域外国家应当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的共识和举措,不应背道而驰。国际社会应当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海洋争端的努力。中方愿与各方一道,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致力于完善全球海洋治理,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马新民表示,关于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中国坚持多元一体的国际法实践和主张,形成鲜明中国特色,主要具有六大特点:一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二是将谈判协商作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方式和优先选择;三是不排斥调解等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四是慎用司法和仲裁程序;五是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争端;六是以求同融异、互利共赢为最终目标。中方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吴士存表示,《联合国宪章》列出了多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除仲裁和司法解决等传统法律手段外,还包括通过谈判、调停、调查或和解等外交机制来解决争端。在这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实践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本次研讨会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来自全球五大洲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是近年来国内首次举办从国际法层面反思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的国际学术盛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