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APP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原创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将于12月23日在京首演。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故宫博物院于今年6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猫神在故宫》是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首个重要成果。此次共同出品新创剧目旨在为儿童戏剧创作寻找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利用舞台艺术表达方式,让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国孩子的心里。
原创歌舞剧《猫神在故宫》海报。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供图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根据同名绘本故事改编,以“猫神”故事为载体,向全世界的大小观众展现代表中华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故宫。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猫神在故宫》的编剧冯俐表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一直是中国儿艺作为国家院团的责任和担当。此次创排的《猫神在故宫》是在历史背景环境中,讲述一个充满趣味和情感的幻想故事,从而吸引大小观众产生对故宫的好奇、关切和热爱。我很希望这部作品可以令全中国的大朋友和小朋友由此产生对故宫的旖旎想象和无限向往。”
通过此次合作,故宫博物院希望把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儿童青少年戏剧作品,引领儿童和青少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儿童戏剧的转化,帮助更多孩子走进中国历史、理解中国文化,真正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进而推动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大众、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此前,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超百场,这一版《猫神在故宫》精简而饱满,在小小的空间里构造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猫咪世界,获得大小观众的好评。这也令观众对大剧场的歌舞剧版《猫神在故宫》充满期待。(完)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徐婧)紫禁城的御花园里有哪些美景?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何种文化内涵?29日,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主题文化实践活动举办。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北京邮电大学的二十余位留学生走上舞台,讲述自己在书本中读到的“中国故事”。
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主题文化实践活动。活动主办方供图
今年,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在收到各高校“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的报名信息和展示视频后,经过整理、筛选和初步评选,最终挑选出了二十余位来自俄罗斯、埃塞俄比亚、基里巴斯等国家留学生的节目,分为“中国印象”“历史文化”“诗词串烧”“传承发展”四个单元,在活动舞台上进行展示。
在“中国印象”单元,来自柬埔寨、俄罗斯、越南、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庄丽贞、丽娜、张金芝、万琼丽分别讲述了自己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的初衷与经历,分享了她们了解到的中国的风土人情与中国印象。庄丽贞表示,因为想深入了解中国,所以选择到中国留学。在中国,她看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飞跃,也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水平的提高,这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也鼓励她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在“历史文化”单元,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泰国留学王可可、温亮亮与土库曼斯坦留学生迈里克三位同学将目光凝望到了紫禁城。他们分享了自己学到的御花园与午门的历史,介绍了御花园里的树木、山石和午门上的特殊构造。
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主题文化实践活动。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朴力将目光聚焦到北京的市井文化上,分享自己眼中的胡同。他说,在北京胡同中,他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性,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邮电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了“诗词串烧”,展示中国古诗词的悠远意境。
“我想把领略到的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学好中文。”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埃塞俄比亚留学生王美西分享了她读到和看到的中国,她希望回国后从事中文教育相关工作,用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汉字和中国故事传播出去,让中国的发展和成就鼓励和造福更多人。
本次“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文化实践活动是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系列阅读实践活动之一,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团市委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新华文化公司承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