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官方网站
中新社柏林11月29日电 维也纳消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二十届大会期间,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当地时间11月28日在维也纳举办“携手推动全球发展 加快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这是“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维也纳首次正式活动。维也纳各国际组织代表、各国常驻团官员等200余人参加。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大使表示,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7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维也纳多边平台在推动和落实倡议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欢迎各方共同探讨如何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目标,分享倡议项目相关经验,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更快、更加全面地发展。
李松介绍了中方推动倡议落实落地的具体举措。希望广大“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加强合作交流,对全球发展倡议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发挥作用,加强本国发展战略与倡议的对接,促进国际合作,携手推进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穆勒高度评价全球发展倡议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重要推动作用。工发组织邀请“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关全球发展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倡议和南南合作,推动更有力、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全球发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表示,中国已成为机构的关键合作方和支持者,机构与中方在推动全球发展上拥有共同目标。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汤瑛介绍了全球发展倡议最新行动和成果。工发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和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国外空司、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分别介绍了所在国际组织为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议程所做的工作,以及正在实施的全球发展合作项目和项目运营经验。
此次为肯尼亚首次参与“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活动。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俄罗斯、埃及、秘鲁和埃塞俄比亚等“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代表感谢中方通过全球发展倡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帮助,并期待通过倡议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会后,李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是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平台,中方将与全球南方和所有支持全球发展倡议的友好国家一道,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在维也纳多边平台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大力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完) 【编辑:刘阳禾】
图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仁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蒙福运 摄
中新网南宁11月29日电(王建武 黄灵海 蒙福运)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29日介绍,今年以来,该厅依托国土日常变更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耕地实时更新入库机制,初步实现耕地“变化一块、举证一块、审核一块、入库一块”,为全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目前,广西已有99.2万亩地块通过国土日常变更机制变更为耕地。
今年5月,广西自然资源厅印发《2023年广西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工作。依托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构建的“天、空、地、人、网”感知网,该厅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展了4次覆盖全区范围的耕地变化情况监测,将监测发现的24.6万条疑似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地块位置线索,提供给各地开展实地拍照举证,涉及面积93.5万亩。
广西自然资源厅聚焦自然资源调查工作需求,创新研发“广西自然资源调查云”举证软件和“日常变更”工作平台,实现线索位置发送、实地拍照举证、情况填报、举证审核、数据汇总统计等功能。技术人员只需携带装载有“广西自然资源调查云”软件的手机,从各个角度对地块内部进行拍照,证明土地上已种植长势良好的棉、粮、油、糖、菜等农作物,经数据编辑后即可将地块变更为耕地入库。目前,广西各地已使用该软件平台举证图斑20.5万个。
为确保入库耕地数量、质量真实可靠,广西自然资源厅强化过程监控,建立日常变更成果逐级审核制度,规范数据审核流程,及时组织技术力量,逐图斑核实县级举证成果的真实性和数据成果的准确性,以准确掌握各地耕地数据变化情况。截至11月24日,自治区级累计核查变更图斑45.1万个。
此外,该厅通过建立监理工作机制,加强现场督导,利用自主创新研发的成果预检、核查图斑提取等一系列工具,不断提高各地上报成果数据的质量,加快成果上报效率。目前,县级上报成果合格率已由原来的30%提升到81%;自治区级核查后的图斑,国家审核合格率在95%以上。
通过日常变更机制,该厅实时掌握全区耕地开垦、复耕情况,为分析研判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