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手机版
中新社西安11月28日电 (记者 张远 阿琳娜)装载着日用百货、健身器材等货物的X8155次中欧班列28日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德国汉堡,这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11月28日开行首趟以来,已累计开行十年,开行总量达20897列。
11月28日,X8155次中欧班列(西安)整装待发。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如今,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中国第一,为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西安国际港站站长王保录介绍,自2013年开行首趟以来,开行量逐年递增。特别是自2018年起,中欧班列(西安)发展进入“快车道”,2019年至2021年更是实现“井喷式”增长,2022年开行达4639列。运输货物也从最初单一的工业机械,丰富为建材、汽车、粮油副食、轻工产品等品类。中欧班列(西安)实现了市场培育、辐射欧亚、客车化开行、集结分拨“四级跳”。
为适应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的快速增长,2021年以来,西安国际港站先后实施了三次扩能改造,堆存、装卸、编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全程参与了西安国际港站的扩能改造,见证了它的线路、功能定位、硬化面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更亲眼目睹了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的‘迅猛’增长。”西安国际港站货运车间主任白宽锋说。
今年以来,截至11月28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4843列,已超去年全年开行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77%,运送货物总重43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2%,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7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西欧”线路已拓展至21条,日均开行达15列左右,中欧班列内陆集结中心作用进一步凸显。(完)
中新网澳门11月28日电 (蔡金曼 李亚南)“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28日在澳门科学馆拉开帷幕。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出席活动,见证“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证书、长期运行管理协议签署,共同为“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览开幕、月壤首次入澳展示揭幕,并启动第二届澳门航天发展论坛。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28日在澳门举行。国家航天局供图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活动致辞时表示,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澳门首个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际上首个监测南大西洋异常区域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将在提升澳门科技创新水平的同时,助力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新模式,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新范例。
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戴建业在致辞时指出,本次“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是澳门与内地在航天科研、交流及科普方面紧密合作的体现。相信未来在特区政府与国家航天局的共同合作下,两地的航天事业相关单位定能继续同心协力,在支持“澳科一号”后续项目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航天相关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工作上,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进一步贡献澳门力量。
据介绍,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包括“澳科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览开幕暨月壤入澳揭幕仪式、澳门航天发展论坛、航天科普进澳门校园等活动。
其中展览分为“逐梦苍穹”“探索深海”、澳门专区三部分,通过珍贵实物、模型、图片、互动展品等,展示中国在航天、航海领域的重点工程、亮点成果、特有精神。同时,本次展览结合“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展示澳门各界的参与和贡献,公开展示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模型、自主水面无人艇模型等澳门各界共同参与的航天航海科技成果。展览面向澳门各界开放,将持续至12月9日。(完)